8月22日,绿地香港的中期业绩发布会在香港如期举行。作为世界500强绿地集团旗下唯一境外上市房地产平台,绿地香港成立近年来在起到境内外桥梁作用的同时,自身业绩与规模也得到持续稳健发展。
经过6年的磨炼成长,2018年绿地香港实现了规模从30亿到近400亿的跨越式发展,2019年上半年更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业绩单:合约销售额同比增长67.2%,净利润同比增长90.2%,业绩与利润的双增长的同时净负债率大幅下降至50%。
与此同时,坚持区域深耕形成的竞争优势,以及“房地产+”轻资产战略的全面铺开,或将在未来转化为可见的收益。
01 销售:业绩增速远超行业平均,战略布局成效持续释放
2019年1-6月,绿地香港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256.1亿元,同比增长67.2%,根据克而瑞数据显示,与其同等规模梯队的房企上半年平均增长率仅11.8%。上半年完成全年500亿目标销售的51.2%,高出同等规模房企平均完成率5个百分点。实现合约销售面积124万平方米,销售均价达20643元/平方米,同比上升78.27%。
销售结构方面,绿地香港具有远见性的战略布局推动公司业绩与规模的发展。上半年绿地香港的合约销售额中,45%来源于上海,另有江苏和广西区域分别贡献16%和13%。泛长三角和泛珠三角两大区域合计贡献销售额74%,在政策利好下依然保持销售主力地位,业绩释放持续向好。
02 土地:投资积极度提升,区域深耕形成核心竞争力
从拿地方式来看,绿地香港的土储获取来源主要有两方面。其一是政府勾地;其二是地方国企合作,近年来加大了收并购的比重,以降低土地成本。
03 财务:利润指标全面提升,净负债率降至50%
绿地香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,同比增长9.4%。其中物业销售收入54.6亿元,占总营收的94%。上半年得益于拿地策略和成本的管控,以及高周转运营能力的提升,利润指标整体提升。实现净利润8.8亿元,同比增长90.2%;归母净利润7.1亿元,同比增长112.7%。毛利率相较于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至35.6%,首次超过了同等规模房企平均水平;归母净利率达12.2%,同比提升5.9个百分点。
债务方面,上半年绿地香港的净负债率得到大幅改善,由去年年末的88%降至50%,主要得益于上半年良好的回款情况。与此同时,在上半年融资环境收紧的大背景下,绿地香港的融资成本不升反降,由去年年末的5.21%进一步降至5.17%,低于同等规模房企的平均水平。此外,出于上半年国际经济环境动荡,绿地香港利用一部分货币资金归还了美元债,境外借款占比由最高点76%降至38%,大幅降低了汇兑风险。
债务结构方面,绿地香港上半年现金短债比得到回升,由去年年末的0.82提升至1.35,现金得以覆盖企业短期债务,短期偿债压力减小。长短债务比为1.36,同比下降25%,较去年年底略降3.7%,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长短期债务结构有一定的改善空间,但基于企业较低的净负债率与较为充裕的现金流,总体风险可控。
04 战略:“房地产+”轻资产战略布局初见雏形
长期来看,围绕“房地产+”的多元业务有利于形成协同效应,为房企带来差异化的竞争优势。当然,多元化发展路径并不容易,往往面临投资回报周期长,短期内入不敷出,受政策影响不确定性大等问题,绿地香港未来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还需合理规划布局,做好成本管控以及风险防范工作。